东西边山人民支援游击队
2021-12-21 10:51:34
来源:中共汝城县委党史研究室 | 编辑:朱宇燕 |
![]()
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及湘赣苏区的政治影响,东西边山人民对共产党和红军怀有深厚感情。湘粤赣边游击队扎根东西边山期间,东西边山人民在人力、物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。
在当地党组织和西边山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,游击区群众积极支前,筹集粮款,参军参战。椿树坪农妇郭名顺在山洞里秘密为游击队缝制军服百余套,被战士们誉为“做好事的同志嫂。”濠头雪积山张宝三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。游击队在鞋寨垅扩军时,200多人的西边山村就有40多名青壮年报名参军。在敌人严密封锁的日子里,群众想方设法闯过敌人的关卡,将粮食、食盐、布匹、电池、胶鞋等带进山去,保证了游击队的给养。敌人进山“清剿”时,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,帮助游击队探敌情、送情报、抬伤员,有力地掩护了游击队。有时游击队不能生火做饭,老百姓就乔装进山,把做好的饭菜放在约定的地点,让游击队员自己去取。一次,20余名游击队员被敌人围困在长不足20里的东瓜盘狭谷达48天,游击队缺粮断炊,当地群众把粮食、食盐用油布纸包好放在竹筏上,让水冲到游击队的住处,解救了游击队的困境。后群众凭借熟悉的地形,乘夜驾筏帮游击队钻出了敌人的包围圈。1936年底,为彻底割断游击队与老百姓的联系,胡凤璋再次率保安团进山“清剿”,对游击区实行了惨无人道的“三光”政策,声称红军坐过的石头也要砍三刀。强令西边山周边的村民五天内全部搬至碉堡附近的地方去住,五天不搬走者以“通匪”论处。其后,保安团放火烧村,西边山到处火光冲天,狼烟滚滚。白石坑、野猪窝、蛤蟆塘、上吊狗寮、镰刀湾等39个村庄倾时变为废墟。槽头垅村民郑德胜参加了红军游击队,敌人以“通匪”罪名将其亲人郑根科、郑满科、郑红古、郑国胜等通通杀害。马湾坳郑福求因留住过游击队,敌人说他“藏匪”,将他和儿子枪杀在屋门口。牛凼里肖成奴,杨家垅叶光开,大水垅何宗林、何发林,吊狗寮李叫古、汤卫生等,曾替游击队购买过粮食和生活用品,被国民党保安团枪杀,并把他们的头颅分别悬于汝城、资兴、桂东三县城门口示众。镰刀弯村8户40多人,因家家有人参加过游击队和为红军送过粮食及情报,被保安团称之为“匪窝”,三次进山烧毁全村,年轻人几乎全被杀光,只剩下老人、妇女和小孩。反动派的屠杀并没有吓倒东西边山人民,反而更激起人民的强烈反抗。1935年至1937年的三次大“清剿”中,红军游击队三次都被迫离开游击区,敌军退后,游击队又马上回来,东西边山人民仍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援,使游击队的兵员和物质得到迅速补充。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中,东西边山人民始终与游击队团结一致,共同战斗,家家有人参加游击队,以至于敌人进山“清剿”时,很难区分谁是游击队,谁是老百姓。胡凤璋在湘粤赣三省“清剿”会上曾哀叹道:“东西边山的老百姓全都从了共匪。”东西边山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革命根据地,在汝城革命史上写下了极为光辉的一页。

责编:朱宇燕
来源:中共汝城县委党史研究室